一、活動背景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提出建設“海南國際設計島”戰(zhàn)略,將以設計促進城市更新,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三亞將圍繞建設“充滿活力魅力的世界級濱海旅游消費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全面提升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水平,開展《三亞城市元素國際征集活動》。
本次活動以“最三亞”為主題,通過城市元素的設計提煉,進一步凸顯城市的“創(chuàng)新性、藝術性、獨特性”,體現三亞熱帶濱海旅游城市的特點,堅持“綠色、開放、交融”的理念,彰顯“海韻椰風、秀美精致、國際風采、本土風情”的城市風貌,建設創(chuàng)新三亞家園。
二、征集活動
本次征集活動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尋找“最三亞”城市符號公眾征集;第二階段為三亞市城市元素設計方案國際征集。
(一)第一階段:尋找“最三亞”城市符號公眾征集
1、活動內容
由主辦方開設“三亞城市元素國際征集活動”官方網站,并在三亞日報、三亞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開設相關活動專欄。市民游客根據活動主辦方初步提供的“最三亞”城市符號類別,通過官方平臺以圖片或文字形式提交自己心目中“最三亞”的城市符號,可包括物質與非物質文化載體、自然景觀等多種類型。
由主辦方對相關征集內容進行初步梳理后,交由專家組進行篩選,并通過官方平臺對外公布,并面向大眾公開網絡投票,最終選取30個“最三亞”城市符號。
2、征集及投票形式
尋找“最三亞”城市符號公眾征集活動為網絡線上形式,大眾可通過活動官方網站及三亞日報、三亞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相關專欄鏈接進行提名元素內容提交及投票。
3、時間安排
2021年10月25日-11月5日 尋找“最三亞”城市符號公眾征集、篩選及投票
2021年11月7日 “最三亞”城市符號-評審及公布結果
(二)第二階段:三亞城市元素設計方案國際征集
1、活動內容
堅持“綠色、開放、交融”的理念,以第一階段專家組挑選出的30個“最三亞”城市符號作為設計靈感來源,參賽者從城市符號中提煉設計語匯與色彩,確定城市元素的設計主題。按照三亞城市特色風貌分區(qū)對城市元素涉及的戶外公共家具、藝術景觀設施、公共交通設施、夜景照明設施、信息指引設施、環(huán)境衛(wèi)生設施、建筑風貌設計七項內容進行專項設計及綜合場景設計,也可進行具有城市特色的平面設計、視覺設計等。設計成果需達到可深化設計的初步成果階段。經專家評審后的城市元素設計方案在活動官網進行網絡展示,大眾可通過活動官方網站及三亞日報、三亞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相關專欄鏈接進行城市元素設計方案投票。
2、征集形式
方案征集活動為網絡提交形式,參賽者可通過活動官方網站相關專欄鏈接提交方案成果,評選方式為專家評審+大眾投票的形式。
3、時間安排
2021年11月08日-2021年12月08日 三亞城市元素設計方案國際征集-報名時間
2021年11月15日-2021年12月15日 三亞城市元素設計方案國際征集-提交作品
2021年12月下旬或2022年1月上旬 三亞城市元素設計方案國際征集-獲獎公布
4、獎項設置
本次獎項評選為專家評分+大眾投票的加權計算形式。
三亞市城市元素設計方案國際征集獎金總計405.5(含稅)萬元。
公眾組:一等獎1名,獎金8萬元;二等獎2名,獎金各5萬元;三等獎3名,獎金各2萬元;入圍獎5名,獎金各3千元。
專業(yè)組:一等獎1名,獎金120萬元;二等獎2名,獎金各80萬元;三等獎2名,獎金各50萬元。
三、設計要求
(一)對城市元素的理解
城市元素由可以突出城市特色的要素構成。本次征集活動重點聚焦與城市空間相關的公共設施、城市色彩和自然人文特色三方面。
1、體現城市形象的六類公共設施:藝術景觀設施(雕塑、藝術小品等);夜景照明設施(城市燈桿、照路燈等);戶外公共家具(座椅、鍛煉器械、欄桿等);公共交通設施(公交車輛外觀、公交車等候亭、公交站牌等);信息指引設施(道路標志、導游圖等);環(huán)境衛(wèi)生設施(垃圾箱、直飲水器等)。
案例參考:巴黎以文藝復興風格的浪漫之都形象聞名。在文藝復興的建筑風貌外,六大城市公共設施元素以統(tǒng)一的文藝復興風格設計,點綴城市重要角落,烘托城市優(yōu)雅浪漫的氛圍。
2、反映自然生態(tài)特色、人文歷史風貌的城市色彩,是城市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案例參考1:倫敦以紅色為城市公共設施及標識的主色調,與城市建筑灰暗的色調與陰雨的氣候形成對比,讓人產生強烈的記憶。
案例參考2:圣托里尼城市中地中海造型的白色建筑、藍色穹頂、雕塑鐘樓、彩色熱帶植物四大城市元素與山海自然環(huán)境有機融合,極具本土特色,具有高辨識度。
案例參考3:北京以歷史建筑為代表的城市元素樣式繁多,通過“丹韻銀律”的城市底色,統(tǒng)一各類城市元素,給人留下以故宮為代表的紅墻金瓦的城市印象。
3、傳承城市記憶的自然景觀與人文典故的特色載體,能夠體現城市形象特色,也是城市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案例參考1:多倫多發(fā)布的《多倫多公共藝術戰(zhàn)略(2020-2030)》,通過長達10年的城市公共藝術計劃塑造城市形象和特色。計劃超過1500個公共藝術作品設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間,提升城市形象。
案例參考2:大阪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動物、景點、歷史故事作為井蓋圖案;成為城市文化輸出的窗口和名片。
(二)設計范圍
本次城市元素設計應用范圍為三亞市域。通過第一階段尋找“最三亞”的城市符號公眾征集活動,經過專家組篩選的30個城市符號作為本次城市元素設計方案國際征集的設計基礎。
參賽者需從城市符號中提煉一個設計主題,再根據全市四類風貌分區(qū)的特點,展開創(chuàng)作。
三亞市風貌分區(qū)
三亞全市劃定海濱度假風貌區(qū)、都市時尚風貌區(qū)、田園小鎮(zhèn)風貌區(qū)和歷史文化風貌區(qū)四類特色風貌分區(qū)。海濱度假風貌區(qū)包括大三亞灣、紅塘灣、崖州灣、亞龍灣及海棠灣的濱海片區(qū),建筑輕盈、簡潔、通透、時尚,凸顯陽光沙灘、海韻椰風、熱帶雨林、宜人氣候等熱帶濱海特征;都市時尚風貌區(qū)包括沿三亞灣及迎賓路伸展的市中心片區(qū)、崖州灣科技城片區(qū)和海棠灣二線腹地片區(qū),展示國際化自貿城市的多元文化形象和商務辦公區(qū)的國際風采風貌特色,建筑風格以時尚簡約的總部辦公形象為主;田園小鎮(zhèn)風貌區(qū)位于繞城高速附近的郊野城市特色組團,包括南丁南、吉陽區(qū)和北部鄉(xiāng)村腹地等,應保護田園風光及原生態(tài)的農耕生活形態(tài),以民居聚落和少數民族風情的建筑風格為主;歷史文化風貌區(qū)包括羊欄-鳳凰鎮(zhèn)片區(qū)和崖州古城片區(qū),應以傳統(tǒng)歷史文化及歷史建筑風格(明清)為主,延續(xù)古城風貌形態(tài)。
附圖:三亞市風貌分區(qū)圖
(三)設計內容
以第一階段篩選的城市符號為設計基礎,參賽者從中提煉設計主題,確定城市元素的設計語匯。針對城市不同風貌分區(qū),分別開展城市色彩、公共設施等城市元素的專項設計,形成設計手冊。最后,在給定的場地中展示設計成果。
1、確定設計概念
以城市符號為設計靈感來源,提煉城市元素的設計語匯,確定設計概念主題。參賽者可以提出一個總體設計概念與主題,也可以根據城市四類風貌特色片區(qū),提出四個片區(qū)的設計概念與主題。
2、開展城市元素專項設計
將設計概念應用到城市元素專項設計中,設計內容包括戶外公共家具、藝術景觀設施、公共交通設施、夜景照明設施、信息指引設施、環(huán)境衛(wèi)生設施、建筑風貌設計七項內容。
戶外公共家具,即公共座椅與戶外遮陽設施。戶外家具應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明確戶外家具的造型、材質、色彩、尺寸等;確保戶外公共家具與周邊空間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
藝術景觀設施,即城市雕塑。提出能彰顯風貌分區(qū)特色的城市雕塑造型;對雕塑的色彩、質感、尺度等進行詳細研究與設計,雕塑尺寸需與周邊環(huán)境協(xié)調。
公共交通設施,即公交車輛外觀、公交車等候亭、公交站牌。以保障行人安全為前提,公交設施的設計風格需與分區(qū)風貌和諧統(tǒng)一。
夜景照明設施。確定車行道路燈(高6-7m)、人行道燈柱(高2-3m)、照路燈(高30-50cm)的外觀造型;對光源、光強、色溫等提出對應的設計要求。
信息指引設施,即方向指示牌、地圖信息標識牌、停車標示牌。突出標識本身的空間引導性;確定不同信息指引設施的造型、色彩、材質等。
環(huán)境衛(wèi)生設施,即垃圾桶、直飲水器、井蓋。確定環(huán)境衛(wèi)生設施的造型、色彩、材質等,保證經久耐用。
建筑風貌設計,即建筑立面設計示例。從四類特色風貌分區(qū)中挑選體現風貌區(qū)特色的建筑經典立面,著重色彩、材質、建筑細部、屋頂等建筑構成元素的設計。
3、綜合場景設計
主辦方提供四類城市風貌分區(qū)內具備方案實施建設條件的場地,每個風貌分區(qū)各兩塊,總計八個地塊。參賽者從每個風貌分區(qū)的場地中自行挑選場地,結合城市元素專項設計的成果,開展綜合場景設計。統(tǒng)籌考慮場地周邊現狀,城市元素專項設計成果與環(huán)境有機融合。
初步擬定的設計地塊
注:設計地塊以最終活動報名時提供的場地為準。
(四)征集對象
公開征集。按照設計范圍、設計深度和成果提交內容等的不同要求,競賽分為公眾組和專業(yè)組:公眾組以體現創(chuàng)意為主,專業(yè)組需達到可指導下一步建設實施的深度。
1、公眾組
對申請人資格無要求,申請人以個人或團隊參賽,誠邀國內外優(yōu)秀獨立設計師、相關藝術院校、高校師生以及社會各界設計愛好人士等參與。
2、專業(yè)組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設計機構:須具有企業(yè)注冊登記證明,港澳臺地區(qū)設計機構的資格要求應參照境外設計機構資格要求的規(guī)定,團隊成員須為同一法人機構,但同一法人機構可以有多個團隊報名,每一個團隊均需滿足專業(yè)組設計范圍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設計機構:須具有所在國或地區(qū)政府主管部門核發(fā)的企業(yè)注冊登記證明。
(五)成果內容
1、公眾組
參賽者以第一階段的城市符號成果為主題,成果內容不限,可包括平面設計、視覺設計、城市元素專項設計、綜合場景設計等。
成果要求至少提交兩張分辨率為150dpi的A0大小的展板電子版文件,格式為.jpeg或.pdf,展板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自行增加。
2、專業(yè)組
成果應包括以下內容,制圖規(guī)范、清晰易懂??梢罁桨柑厣孕芯幣牌渌麍D紙或提供實體模型。
(1)選定的城市符號研究、設計語匯分析等內容,闡明設計理念、方案構思的設計說明。
(2)每個城市風貌分區(qū)各一套城市元素專項設計成果。需包括各項城市元素的平面圖、立面圖、細部大樣圖及效果圖,圖中需詳細標明尺寸。
(3)綜合場景設計成果。從提供的四類城市風貌分區(qū)的場地中各挑選一處場地開展綜合場景設計。綜合場景設計方案的現狀及規(guī)劃分析圖、平面圖、立面圖、效果圖等重要圖紙;除城市元素設計方案外應體現場地環(huán)境,包括場地鋪裝、植栽設計等。
成果要求提交設計文本與展板,格式為.pdf。
設計文本:分辨率為150dpi、A3圖幅的文本。文本需包括以上全部設計內容,可根據需要增加。
設計展板:四張分辨率為150dpi、A0大小的展板電子版文件。每張展板展示一處城市風貌分區(qū)的城市元素專項設計及其綜合場景設計成果,需使用主辦方提供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