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御風未來公司自主研發(fā)的2噸級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M1首架機在上海成功完成首飛。

M1成為我國首架自主研發(fā)、全國產化的2噸級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在電動系統(tǒng)、飛控系統(tǒng)、復合材料三個核心環(huán)節(jié)全部實現國產化。
??
這款首架機采用復合翼構型方案,擁有20個旋翼,最大載重500公斤,可乘坐5人,巡航速度為200公里/小時,設計航程為250公里。它將亮相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未來主要用于滿足城市內、城市間的短途空中出行需求,把2—3小時的車程距離縮短至30分鐘左右。
??
eVTOL飛行器近年來在全球興起,被認為是未來“空中出租車”的主要形態(tài)。這種飛行器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對場地要求低;與直升機相比,其安全性更高,可達到民航客機的安全等級(每飛行10億小時才允許出現一次災難性事故),而且由于采用電力驅動,可實現低噪音和零碳排放。
??
10月10日,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fā)《綠色航空制造業(yè)發(fā)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實現試點運行;到2035年,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實現商業(yè)化、規(guī)?;瘧?。
??
目前,御風未來的適航相關工作在有序推進,已完成全動力地面測試、電磁兼容測試、全動力空中測試、氣動伺服彈性測試、動力系統(tǒng)失效模式測試、懸停試飛、低速飛行試飛等多個測試項目。
??
御風未來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謝陵說,新能源技術在航空產業(yè)的應用,將引發(fā)通用航空電動化革命,改變國內傳統(tǒng)通航產業(yè)嚴重依賴國外機型和供應鏈的現狀。在政策紅利加持下,謝陵希望eVTOL早日投入商用,實現“人人可享有空中出行”這一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