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于26日開幕,國內外政商學界人士又一次齊聚博鰲東嶼島。本屆年會為期4天,主題為“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zhàn),共同的責任”,將設置“世界經濟”“科技創(chuàng)新”“社會發(fā)展”“國際合作”四大板塊,涵蓋40多場分論壇活動。目前,已有一大批外國現政要、前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外國部長等重要嘉賓確認出席。

從發(fā)出亞洲聲音,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共識,博鰲亞洲論壇走過20多年的歷程,持續(xù)為世界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博鰲方案”。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發(fā)布的《亞洲競爭力2018年度報告》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成果寫入其中,認為在推動跨越“數字鴻溝”、教育減貧、文化交流、讓更多民眾分享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蛋糕”等方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釋放積極紅利,使那些過去“被全球化遺忘的角落”獲得重大發(fā)展機遇。去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旗艦報告《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3年度報告》顯示,亞洲成為世界經濟暗淡圖景中的亮點,全球經濟治理進入“亞洲時刻”。
作為論壇總部永久所在地,海南將主辦或參與6場分論壇活動,其中包括第四屆全球自由貿易港發(fā)展論壇。該論壇將以“伙伴·開放·合作”為主題,與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主題“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zhàn),共同的責任”相互呼應,將重點圍繞“構建全球自貿區(qū)(港)伙伴關系”“推進全球自貿區(qū)(港)合作”“全球自貿區(qū)(港)擴大制度型開放”等展開交流討論,實現互學互鑒、互利共贏。
去年,在該論壇上,海南自由貿易港攜手6個國際自貿區(qū)(港)及中國內地19個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發(fā)起了《全球自貿區(qū)(港)伙伴關系倡議》。截至目前,該倡議的伙伴已達到32個,海南自貿港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今年論壇年會設置“實體經濟”板塊。與會者將圍繞一系列的實體經濟議題展開探討,包括: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實體經濟如何突圍;圍繞發(fā)展新質生產力,企業(yè)如何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催生新產業(yè)、新模式、新動能,創(chuàng)造新增長點;哪些產業(yè)政策、金融政策能夠更好助力實體經濟等。
“綠色”為博鰲年會多年來一以貫之的議題。如今,東嶼島更成為一處零碳試驗基地。3月18日,由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和海南省政府共建的博鰲近零碳示范區(qū)啟動運行,這個“綠意盎然”的小島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綠色低碳發(fā)展理念、技術和實踐的窗口。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將繼續(xù)關注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議程中多項與科技創(chuàng)新有關的活動十分吸睛。比如,“科技革命‘奇點’離我們有多遠?”主題,將探討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未來還會出現哪些突破;“‘創(chuàng)新、綠色、數智、融合’引領高質量發(fā)展”主題,將探討打造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意義;“AIGC改變世界”主題,將談論當前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快速發(fā)展,接下來會有哪些突破性進展等。